联系电话:
15821734033
• 体液免疫功能检测
– 抗体制备和检测
– 未知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
•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
– PBMC的分离、扩增
凝集反应:
定义:颗粒性抗原+相应抗体——可见的凝集团块
分类:直接凝集反应:玻片凝集 定性
试管凝集 半定量 定量抗原+系列稀释抗体——不同程度的凝集反应——确定抗体滴度
间接凝集反应:可溶性抗原+致敏颗粒+相应抗体——可见的凝集团块
注意:
Ø 标记试管
Ø 正确使用滴管
Ø *混匀
Ø 温度: 56℃
Ø 记录时间
Ø 轻拿试管,观察结果,首先观察对照管
琼脂扩散实验:
定义: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琼脂中扩散,相遇,在适当比例下形成沉淀线或沉淀环。
分类:单向琼脂扩散实验: 仅抗原或抗体扩散 定量实验
双向琼脂扩散实验: 抗原和抗体同时扩散 定性实验
注意:琼脂板一定平整、光滑 (无气泡).
琼脂不可过厚
孔中液体不可过满
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检测——QHS (Quantitative Hemo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)定量溶血的分光光度检测
原理:取SRBC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—— +SRBC+Complement —— 溶血——通过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
注意:
Ø 新鲜SRBC
Ø 保持脾细胞活性
溶血素的收集和溶血素单位的滴定
原理:抗原与抗体结合,暴露抗体上抗原结合位点——Ag+Ab+C——补体活化——靶细胞裂解
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
定义: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液体(血液、细胞液)中未知抗体或抗原的方法。
分类:
Ø 间接法(Indirect ELISA):
• 将已知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,酶标记二抗
• 检测液相中未知抗体
Ø 双抗体夹心法(Sandwich ELISA):
• 将已知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,酶标记一抗
• 检测液相中的可溶性抗原
Ø 竞争法(Competitive ELISA) :
• 将已知抗体或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,酶标记抗原或抗体
• 检测液相中的可溶性抗原或抗体
间接法测定溶血素 ——定性检测
注意事项:
• 洗涤*,避免交叉污染。
• 按顺序加样,孔底无气泡。
• 包被和温育在湿盒内进行。
补体结合反应(Complement fixation Test, CFT)
定义:是指在补体的参与下,以绵羊红细胞(SRBC)和溶血素(抗SRBC的抗体)作为指示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。
原理:补反中包括两个系统五种成分:
ü 待检系统:已知Ag或Ab、待检Ab或Ag及仅供一组Ag-Ab系统反应的定量补体。
ü 指示系统: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。
注意事项:
• 绵羊红细胞用前应轻晃混匀,不可剧烈震荡。
• 各种试剂的吸管不可混用。
细胞免疫功能检测
特异性细胞免疫是由T细胞介导的,因此,细胞免疫检测通常是检查T细胞的数量、功能及其产物如细胞因子等,是了解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。
1.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
原理:外周血+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层
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1.070g/l
分离液 (1.077±0.002g/l)
粒细胞和红细胞 (1.092g/l)
注意:
• 无菌操作.
• 注意血制品污染.
• 控制操作时间,保持细胞存活.
• 应用水平离心机.
2.E-花环形成实验
人类T淋巴细胞表面CD2分子是绵羊红细胞(SRBC)受体,也称E受体,在一定条件下,SRBC环绕T细胞与之结合,形成花环状,称E花环(E-rosette),形成此种花环的细胞称E花环形成细胞(简称E-RFC)。
3.淋巴细胞转化实验
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,当受到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(PHA)刺激后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,并进行有丝分裂,转化的淋巴母细胞,在形态上出现了幼稚化,光镜下很容易识别,可通过淋巴细胞转化率反映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。
上一篇:抗线粒体抗体检测临床意义
下一篇:自身抗体检查